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宕昌两河口镇:农旅融合 点亮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6日 17:5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6日电 (通讯员 刘国庆 刘治学)初秋清晨,海拔2000多米的山背罗湾观景台上,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将手机放置在三脚架上,屏幕中民俗村落、群山耸立、云雾缭绕的美丽画面引得几名游客驻足称赞。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山背罗湾,这一次感觉变化最大,私搭乱建的彩钢房没有了,垃圾没有了,村里的环境变得更美了,周围景色一览无余,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几名游客们兴奋地说。

  推窗见绿 出门观景 破茧成蝶

  走进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罗湾村古羌民俗体验区,依山而建的屋舍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牌匾“圆梦”仿佛在诉说着脱贫圆梦。移步换景,产业振兴,家园灵秀,变身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产业带动致富路,家家盛开幸福花。 近年来,宕昌县纵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罗湾村就是该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动写照。

  凭借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山背罗湾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目中的打卡地。从曾经的粗放发展到现在的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带来这一切改变的,正是当地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打响乡村旅游知名度。

  恢复山背罗湾古村落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今年以来,两河口镇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努力营造景区靓丽、整洁、优美、有序的旅游环境,推进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景区改造提升,镇上在保持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拆除私搭乱建、改造圈舍厕所、平整庭院,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从“细”处下功夫,对山背罗湾等村进行景区化提升改造。新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6个,实现全域常住户数2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新修6条行政村通村道路56公里,改造硬化村内道近20公里,新建农村公厕15座、村级公园10个。以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全镇共选聘农村公益性岗位480名,对镇域内环境卫生实行分片分段责任落实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全面开展河湖“五清”“四乱”行动,打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破坏生态行为,让整个村子的美观度和协调性都大大提高。蝶变的山背罗湾如今已成为多个社交平台推荐的旅游目的地。田园综合体农家乐的火锅、民宿生意越来越火,很多游客也称赞不虚此行。

  生态美 民风淳 日子甜

  在近日召开的宕昌县两河口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镇政府镇长苏建平说: 以前的山背村和罗湾村在十几公里外的高半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是当地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也使两村成为我省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2017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联系帮扶两河口镇山背、罗湾等6个贫困村,将帮扶工作作为“天大的事”,用活用足用好六套“组合拳”,奋力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驶向快车道。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关怀帮助下,两村群众共265户1120人整村搬迁至县城中心路段山水雅园小区。

  破茧成蝶,风光无限。 人文景观、乡村韵味逐渐凸显,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农村向景区转变。苏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五年来,两河口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山水、养生、人文”定位,对老屋、老墙、老树进行“乔装打扮”,原本不起眼的一草一木、山野景致,经过创意就地取材,巧妙融入景区。观景台、小公园、仿古门、灯笼长廊、流水瀑布、泳地……一步一景,保持原始味道,让人感到触目之处都是新鲜、新奇和原汁原味。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擦亮做大当地特色产业金字招牌,两河口镇充分发挥山背罗湾古羌民俗体验区和花椒、辣椒、药材、烟叶、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打造“采摘、美食、观光、探秘田园综合体”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好“文化牌”,以山背罗湾古羌民俗文化为重点,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游客旅游体验;引导各村将农村环境卫生及古树名木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利用好历史古迹、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连片打造三国古栈道-山背罗湾旅游走廊。

  强基础 兴产业 话幸福

  山高水长路路通,山湾梦谷披彩霞。据了解,五年来,两河口镇优化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游客的旅游体验。文旅产业的崛起,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增收,更带来了地方发展理念的转变。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镇党委、镇政府深入挖掘、盘活当地原生态农业资源,采取“农户土地流转+合作社承包经营+贫困户务工+年底参股分红”的“三变”模式,培育发展以麻地坪、桃坪、四方、新声等村为主的党参、大黄等中药材产业,通过与土地流转和易地扶贫搬迁后土地复垦工作有机结合,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500亩,总面积达到2500亩。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石院、王院、庙下、两河口等4村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发展种植食用菌大棚90余座,并在寨子、街上、化马等川坝村发展油菜300亩。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提升了农业产值和效益。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产业,探索推进“双椒”模式和花椒锁边模式,全镇花椒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完成山背、罗湾村退耕还林1200亩,在庙下、王院、化马等深度贫困村新栽植花椒11万株,每年辣椒订单种植300亩以上;在两河口村谷山坪经济果园完成土地流转180多亩,栽植无花果、石榴、葡萄等经济林果5000株。积极扶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在石院、羊古堆、新声、麻地坪、王院等村建成了养鸡、养猪、养鱼等特色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全镇积极落实产业到户资金1318万元,共带贫1189户4570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实现了通过发展生产增收的目的,通过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境内畜牧养殖户和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发展壮大劳务经济,5年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颁证3560多人,引导群众每年外出务工人员3500人以上,增加劳务经济收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风貌改造、危房改建、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建设项目,同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进行招商引资,建成了山背罗湾田园综合体民宿旅游项目,年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

  两河口镇只是宕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宕昌县以创建官鹅国家五A级国家旅游景区为目标,着力培育山背罗湾、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等各具特色的村落,以示范村为样板,抓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及群众大力发展服务业,最大限度释放乡村旅游潜力和对“三农”的带动效应,初步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两河口镇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党把这么高的荣誉给了我们,是嘉奖,更是鞭策。唯有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付出更多努力,才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荣光。”镇党委书记李锦科说。(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