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麦积山石窟文物修复师:三十八载修“佛”窟见证文保技术变迁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0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57岁的牟常有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一名高级修复技师,在麦积山石窟从事洞窟文物的修复工作已有三十八年,共修复了大小23个石窟,超百平方米的壁画,数十尊石窟佛像。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享受。

  【同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文物修复师 牟常有

  我从小就喜欢文物保护的工作,我是19岁1985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室,当时进了洞窟就是从头开始跟老师学习。每天干的工作就是上来抬泥和泥。2002年老师就说你现在一个人可以独立工作,我就是从新崖的70窟开始独立工作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第一年从哪个洞窟(修复文物),第二年从哪个洞窟开始修。

  【解说】麦积山石窟群开凿于距地面二三十米到七八十米的悬崖绝壁之上。一千多年来,受自然灾害、自然风化和人为影响,麦积山石窟很多洞窟,以及造像、壁画等受损严重。他常说,一场文物修复就像一台大手术,要没一下子站几小时的体力和耐心,坚持不下来。

  【同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文物修复师 牟常有

  当时我干(修文物)的时候,必须一年时间完成(一个洞窟的维修),那时我干(修)70窟的时候中午时间连吃饭都不下去,从家里带上吃的就在洞窟里干活,到中午时间再去吃的那个馍,把馍一吃以后我就接着修,到下午的时候才能下班。就是为了加快时间,要是再下去吃饭就感觉一天时间不够用。

  【解说】如今,数字化新技术对于文物的保护日益强大,传统文物修复仍是当前文物保护的基本手段。

  【同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岳永强

  我们现在在前期的一些勘察研究阶段,现代科技起很大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的分析应用,对石窟的病害机理,它的结构工艺我们会更清楚。但其实在正儿八经的修复阶段,像我们的修复技艺、修复手法、材料的应用,还是应用的传统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传统也许不管在多远的时代都是不会过时的。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进一步挖掘,进一步科学化一些东西。

  【解说】2017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划归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先后完成麦积山石窟80窟塑像壁画保护、135窟壁画数字化保护等项目。

  王牧雨 李亚龙 甘肃天水报道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