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卫生健康> 正文内容
兰州:中医馆发挥中医药优势 助推脱贫攻坚上台阶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2日 11:0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12日电 近年来,兰州市卫健委系统将中医药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重要力量,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突出六个“强化”,为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了中医药最大力量。

  市县两级高度重视中医药扶贫工作,把中医药扶贫工作纳入到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推进中医药扶贫的各项工作。一是先后印发《“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并成立各部门组成的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推进中医药扶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力地推动中医药扶贫工作落实。二是榆中县、永登县卫健局加挂了中医药管理局牌子、皋兰县卫健局设置独立的中医股,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有力地加强对中医药扶贫工作的管理。三是榆中县、永登县和皋兰县的财政累计投入6416.6万元,主要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诊疗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中医药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严格落实中药饮片加成、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等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中医药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榆中县投资3584万元为县中医医院新建1万平方米的康复中心大楼;皋兰县划拨了20亩地、投资2176万元新建县中医医院,弥补了县域内无中医医院的空白;永登县拟划拨50亩地、投资4亿余元异地新扩建县中医医院。三县的综合医院均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医治疗区,全面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妇幼保健机构结合实际,设置中医科室,全面发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服务能力以及健康问题保健指导能力;40家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其中34家建成中医馆,6家列入今年的建设计划中,将实现100%全覆盖;82%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批准设置中医诊所(含备案制诊所)15个,全力推进城乡中医药一体化进程,提供更加优质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极大满足了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榆中县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永登县和皋兰县创建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榆中县、永登县中医医院通过国家中医医院等级评审验收,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榆中县人民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榆中县妇幼保健所创建为甘肃省中医药特色妇幼保健机构。三县累计创建市级乡镇卫生院26个、村卫生室113个,建成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5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正在建设中,在打造中医药特色明显、疗效明显的名科和名院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按照国家省上对口帮扶实施方案要求,各帮扶单位与受援单位协商制定对口帮扶工作规划,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帮扶目标和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为保障帮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各支援医院主要通过开展相关临床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积极推广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适宜项目,充分发挥支援医务人员专业特长,累计培训医务人员500人次,参与诊治门急诊人次数2845人次、出院病人1561人次,全面提升受援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各支援医院还不定期到帮扶县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努力提高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能力,全面带动帮扶县乡镇卫生院整体发展。

  全市上下针对贫困地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少的现状,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一是完成了全省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继承人培养工作,来自三县医疗机构的124名继承人顺利出师。二是遴选安排三县各级医疗机构1859人参加各级各类中医药培训班,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7521人次、西医学中医培训5412人次、6项适宜技术(食疗保健技术)进家庭67.41万人次。同时通过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刷写中医药健康文化墙、开展健康沙龙等有效途径,大力宣传各级政府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措施,广泛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持续扩大中医药的覆盖面,据不完全统计,受众已累计达72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贫困地区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

  配合农业农村部门逐渐扩大全市中药材种植规模,逐步形成了北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南部二阴区中药材产业带、永登冷凉区中药材产业带和秦王川特色中药材产业带四大种植产业带,主栽品种有甘草、黄芪、党参、当归、伊贝母、枸杞等。产品质量逐步提升,已累计创建500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5个(其中千亩以上8个),打造中药材规范化绿色生产示范村16个,累计创建标准化种植基地11.44万亩。全市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6家(以初加工为主,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切片、饮片等,无深加工企业)。已成功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其中省级以上合作社2家,市县级合作社38家,中药材种植及相关产业为全市脱贫攻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