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31-8486893
广告热线:13919392204
投稿邮箱:gschinanews@163.com
移动广告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小学生自导自演同台飙戏 从“活”的课本汲取文化营养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15:3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10月13日,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小学举行课本剧比赛,学生自导自演让课本“活”起来。杨娜 摄
10月13日,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小学举行课本剧比赛,学生自导自演让课本“活”起来。杨娜 摄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4日电 (记者 杨娜)由小学生“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日前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小学展开比赛。身兼导演、编剧等多项职务的小演员们同台“飙戏”,演绎课本中经典文本,向台下观众传递正能量。

  扮演“西北小萝卜头”罗力立的小演员喊出“我想上学”的台词后,五年级四班的张雨馨和她的同学们为这场课本剧表演送上掌声。她和同学们讨论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个演员演技非常不错。”

图为小学生表演兰州本土少儿红色革命故事《大豆谣》。杨娜 摄
图为小学生表演兰州本土少儿红色革命故事《大豆谣》。杨娜 摄

  张雨馨对自己班级此次排演的课本剧《西门豹》信心十足,喜爱读书的她更喜欢用这种形式加深自己对书本上内容的理解。课本剧演员需要经过严格层层选拔,张雨馨选择再准备一年,等到六年级时,用最好的状态参与到表演中。

  该校教科室主任袁勇刚介绍说,此次举行的校园课本剧比赛,是学校举行了近十年的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征,学校为他们量身设计了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校园课本剧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搭建阅读成果的展现舞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图为六年级一班表演课本剧《红楼春趣》。杨娜 摄
图为六年级一班表演课本剧《红楼春趣》。杨娜 摄

  “校园读书月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有助于打造书香校园。”袁勇刚表示,今年的课本剧展演,在经典历史课本内容呈现的基础上,加入了红色故事,尤其是《大豆谣》这类本土红色文化能在校园舞台上得到展现,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这些故事的含义。

  此前,兰州市中小学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在《大豆谣》的深情吟唱中开课。全市1600多所学校的46万名中小学生通过网络直播,从红色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大豆谣》是真实发生在兰州沙沟监狱的故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少有的少儿红色革命故事。

  在课本剧《大豆谣》中扮演罗力立的王梓屹,和同学们一起反复揣摩人物的特点,设计台词和舞台的动作。她说当自己向台下喊出那句“我想上学”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现在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多么来之不易,因为不易,她才要更加珍惜,好好学习。

  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学生们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六年级二班班主任杨巧梅看来,这是课本剧表演对学生最大的益处。看完自己班级排演的剧目,为学生们的表现感到惊喜和自豪。

  “从选材到剧本形成、排练的全过程,甚至服装、化妆准备,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完成。”杨巧梅说,亲自编排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从最初简单的文字解读,到最后加深了对自己所演绎人物精神的理解,并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台下观众。

  当杨巧梅知道学生为了扮演好革命英雄刘胡兰,将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牺牲了自己课余时间,排练了一个月左右时,她为他们的努力感到骄傲。她亦相信,课本剧表演作为读书月系列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教材、生活的理解,增加与教材、社会的互动,多方位汲取文化营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
分享到:

>>推荐视频

>>推荐要闻

>>推荐热图

>>海外媒体刊甘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